這才是身體的“命根子”,灸它勝過吃補藥!
聽說這是個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穴位?
艾灸這個穴位,功效堪比吃了“大補藥”!
一穴養生,親情升溫
“肚臍眼”——神闕穴,是個特殊的穴位,它是連接胎兒和母親的樞紐。
臨近母親節,為媽媽艾灸神闕穴,勝過送她昂貴大補藥。
神闕穴主要有兩種含義:
1、神之所舍其中,即生命力所在處。
2、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,是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,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。
古人有“臍為五臟六腑之本”、“元氣歸臟之根”的說法。
人體先天的強弱與它密切相關,很多氣血不足的人也許就是該穴氣血供應不足。
你是否氣血充足呢?
1、看眼睛
主要是看眼白的顏色。
俗話說“人老珠黃”,如果眼白的顏色混濁、發黃,有血絲,眼睛干澀沉重,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。
2、看皮膚
皮膚粗糙,無光澤、暗黃、青白、長斑,代表身體狀況不佳、氣血不足。
皮膚白里透紅,有光澤、彈性、無斑,代表氣血充足。
3、摸手溫
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,代表人氣血充足。
如果手心偏熱出汗或者冰冷畏寒,離不開“暖寶寶”,就是氣血不足。
4、看牙齦
牙齦萎縮也是氣血不足的癥狀。
牙縫變大越來越容易塞牙,說明身體已在走下坡路,正在加快衰老。
5、看睡眠
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、睡眠沉,呼吸均勻,一覺睡到天光,表示氣血足。
入睡難,易驚醒、夜尿多、呼吸重或打呼嚕的都是血虛現象。
灸神闕可調五臟
醫學經典《類經圖翼》中記載:“神闕行隔鹽灸,艾灸至三五百壯,不惟疾愈,亦且延年。”
神闕穴處于人身陰陽相交、諸氣會聚之處,說是人體的“命根子”也不為過。
艾灸神闕穴能促進血液、淋巴液的循環以及增強免疫力,從而有效延緩衰老。
往下可溫腎,往上潤五臟。
中醫認為,肚臍的四周分別與五臟相對應。
當五臟出現病變時,肚臍的對應穴點就會出現壓痛感。
1、心
肚臍上對心,如果有明顯壓痛,則說明心受外邪干擾。
表現為心情郁悶,口舌生瘡等癥狀。
2、肝
肚臍右對肝,如果有明顯的壓痛,說明肝功能異常。
伴隨易怒、生氣等不良情緒。
3、肺
肚臍左對肺,如果這里有痛感,說明肺受外邪干擾。
表現為感冒、咳嗽等癥狀。
4、腎
肚臍下對腎,如果壓這里痛,說明腎虛。
常表現為腰膝酸軟、健忘、四肢發冷等癥狀。
5、脾
肚臍心對脾,如果這里痛,說明脾功能異常。
表現為疲倦乏力、沒有食欲、腹脹、腹瀉或大便稀溏等。
一穴傳遞生命
一穴傳遞艾意
母親賜予我生命
當她老了,換我來艾她
“艾”我就灸我(弦歌堂·溫灸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