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丨 養陰護陽,君心不忘
大雪 · 至此而雪盛
大雪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,冬季的第三個節氣,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。俗話說“風后暖,雪后寒。”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大雪,十一月節,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,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
大雪·詩詞
《問劉十九》
唐·白居易
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。
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
《江雪》
唐·柳宗元
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
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
大雪·三候
一候:鵑鷗不鳴
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,鵑鷗是一種夜鳴求旦之鳥,又稱寒號鳥。此時因天氣寒冷,寒號鳥也不再鳴叫。
其實,寒號鳥不是鳥,而是一種哺乳動物,叫復齒鼯。它的前后肢間有寬寬的習膜,展開后就像一頂降落傘,可以幫助它在樹林間快速滑翔。
二候:虎始交
虎,猛獸。故《本草》曰能避惡魅,今感微陽氣,益甚也,故相與而交。大雪節氣,是陰氣最盛時期。
正所謂盛極而衰,陽氣已有所萌動,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。
三候:荔挺出
《物候說》:仲冬雪季,萬物沉寂,一種叫荔的蘭草,也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,在此時獨獨長出地面。
大雪·三候
? 腌肉
老南京有句俗語,叫做“小雪腌菜,大雪腌肉”。大雪節氣一到,家家戶戶忙著腌制“咸貨”。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,以迎接新年。
? 進補
“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”,大雪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,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,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。俗話說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。
? 觀雪
“小雪封地,大雪封河”,北方有“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”的自然景觀,南方也有“雪花飛舞,漫天銀色”的迷人圖畫。到了大雪節氣,河里的冰都凍住了,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。
大雪·養生
? 著裝保暖
大雪節令的特點是干燥,空氣濕度很低。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,宜保暖貼身,不使皮膚開泄汗出,保護陽氣免受侵奪。
夜晚的溫度會更低,夜臥時要多加衣被,使四肢暖和,氣血流暢,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。
? 曬背養陽
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,風寒之邪極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而引發外感性疾病、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。
此時節氣候寒冷,在陽光充足的時候,經常曬曬后背有助于補益身體陽氣。
? 飲食清淡
此時在飲食方面宜多樣化,注意谷、肉、蔬、果合理搭配。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辛辣燥熱、肥膩食物。
可常食堅果,因為堅果性味偏溫熱,在其他季節吃容易上火,而此時天氣較冷,多數人吃后不存在這個問題。
? 運動養生
此時陰氣旺盛到了極點,陽氣開始生起,并逐漸旺盛。由于陽是從陰里面生出來的,只有當陰足夠旺盛時,陽氣才能生得更好。
因此,大雪后應注意運動不可過多,要在動中求靜,盡量在九點后太陽升起時外出鍛煉。
? 精神養生
在精神調養方面,要盡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,不為瑣事勞神,不要強求名利、患得患失。
合理用腦,有意識地發展心智,培養良好的性格,時刻保持快樂和平和心態。
大雪·艾灸
在節氣前后,尤其是節氣當天做艾灸,是補陽氣事半功倍的“節氣灸”。
大雪時艾灸,能溫補身體、補腎壯骨、養陰益精,不但能調動機體潛能,提高全身機能抗病能力,使人精氣充沛,長壽不衰。
“艾”我就灸我(弦歌堂·溫灸條)
? 大椎穴
為督脈穴,位于人體后正中線上,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有通陽解表,疏風散寒,清腦安神的功效。
? 關元穴
為任脈穴,位于人體前正中線上,臍下3寸。灸關元穴可使陽氣充足,精血不虧,自然諸病不易侵襲。
? 神闕穴
神闕穴為任脈穴,即臍窩中央。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陽,健運脾胃、復蘇固脫、益氣延年的功效。
? 足三里穴
為足陽明胃經之穴,位于下肢外側膝眼下約4橫指,脛骨前脊外1橫指處。艾灸足三里可使胃氣旺盛,五臟六腑皆受其氣,則氣血充盈,從而防病健體。
? 涌泉穴
為先天之本足少陰腎經之井穴,足趾趾屈時,約當足底(去趾)前1/3凹陷處。有寧神開竅,補腎益精,舒調肝氣之用。
大雪艾灸,讓艾草的陽氣深入身心,讓著冬天溫暖起來!堅持調理,必然有所收獲!
? 小艾建議 ?
大雪翩翩至,養生需精細;
飲食避生冷,艾灸常堅持;
情緒忌悲戚,開笑就有益;
勞逸要結合,作息有規律。
大雪,灼艾祝君安。
愿世間溫暖,與你環環相扣。